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东红 通讯员 张志垠
“父不言子德,子不言父过”我们的社会历来看重家庭伦理纲常,但正因如此,亲人间出现问题往往“剪不断,理还乱”,让清官难断家务事。如何化解家庭矛盾纠纷,最近,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就对这一难题,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去年11月的一天傍晚,小孟和妻子回到了老家,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父亲,伴随在父亲身边的还有一名陌生女性,本就沟通甚少的父子,随即发生了口角,互不相让的双方最终上升到肢体冲突,混乱中小孟的左手胳膊被父亲随手抄起的一根棍子打中。经司法鉴定,小孟的左手手臂骨折,损伤达轻伤二级程度。
公安机关以孟父涉嫌故意伤害罪将案件移送至该院审查起诉,到案后,孟父主动认罪认罚,真诚悔过,甚至在案发后主动到医院探望小孟,赔礼道歉。但小孟始终郁结于心,对于被父亲打伤一事耿耿于怀,不仅不接受和解,还扬言要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,并伺机进行报复。审查完案卷,疑问也随之而来:是什么样的恩怨让这对父子大打出手,反目成仇,又是什么原因让作为儿子的小孟不愿意原谅父亲。
带着疑问,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来到了他们居住的村庄,向村委会、当事人的邻居了解情况,了解事情的原委:小孟的父母早年离异,年幼的小孟对父亲本就心存间隙,成婚后便与父亲来往甚少,之前便从亲朋近邻的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组建新家庭的传闻,但始终未得到确认。案发当日,小孟回到老家,恰巧目睹父亲和新家庭生活的事实,一时让小孟难以接受,随即引发本案。
了解案件的缘由之后,检察官心中不由感叹道:恨因何起,皆由爱生。本案因家庭纠纷引起,如果简单一诉了之,父子之间裂痕、怨念就会更深,案子虽结,事却未了,家更不和。只有从根源上消除矛盾,才能重建和谐。
检察官便主动联系案件当事人,一方面对受害人小孟进行心理疏导,同时对孟父释法说理,一方面邀请熟悉父子矛盾内情的村委干部联合开展矛盾化解工作。经过努力,当事人达成和解,作为被害人的小孟为父亲出具了谅解书。
为彻底化解父子间的矛盾,让这个家庭重拾和睦,增强司法办案公开性透明度,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,检察官向主管检察长汇报后,决定趁热打铁,对此案进行公开听证。
随后一场由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组成参加的听证会在平舆县人民检察院举行。听证会上,秉承着不仅要解开“法结”,更要解开“心结”的原则,在介绍完基本案情后,检察官从家庭情感、社会伦理、法律政策角度对父子俩释法说理,并由心理咨询师现场进行疏导,中途父亲几度哽咽,对儿子误解的一桩桩事情讲述了背后的委屈,儿子听后眼含热泪、长久不语。在评议环节,听证员发表意见后,一致同意该案作相对不起诉。最终,在现场所有人的努力下,化解了心头积怨的父子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。
在综合考虑案情后,平舆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该案犯罪嫌疑人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。至此,该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“‘法理不外乎人情’,秉持司法为民的理念,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的司法政策,检察能动履职,化解社会矛盾纠纷,才能让法律有尺度,司法有温度,人民群众有满意度。作为一名检察官,在办案中不仅要做到以法律为准则,严格执法,公正司法,还需要用心用情,有情怀,有温度。因为案无小案,件件都是别人的人生”这是检察官办理这起案件最大的收获。
标签: